“我们赢了巴基斯坦,而且是大获全胜,这样一来,全球各国必定会争先恐后地抢着采购印度的国产武器。”印巴“5.07空战”已经过去两个多月配资平台买卖股票,印度人依然洋洋自得,不仅自己高唱凯歌,还竭力拉拢其他国家一同分享这场“胜利”的喜悦。要买印度武器去和对手的中国产战机正面拼杀?巴拉特赢学这么邪乎,难不成真的有那么些奇葩小国会信这套?
我活了半辈子,自认为见过不少丧心病狂的荒唐闹剧,但要说丧事喜办到居然试图用唯心主义宣传去扭曲客观唯物世界,印度大概是头一遭。
当地时间7月21日,印度媒体“头条网”(FirstPost)发表了一篇气势汹汹的文章,看得我整个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。报道提到,受今年5月初印巴军事冲突带来的“利好”刺激,印度政府正全力推进国产武器装备出口,企图在国际军火市场分得更多一杯羹,并加速实现从军火进口大国向军火出口强国的转变。
展开剩余78%这“利好”刺激到底是啥?简而言之,就是印度觉得他们在“5.07空战”及后续冲突中大获全胜,像“布拉莫斯”巡航导弹这样的印度国产武器在实战中表现出色,彻底压制了巴基斯坦的中国产王牌装备。这场“伟大胜利”不仅极大震慑了巴基斯坦,也让全世界为之一震。于是印度政府下定决心乘胜追击,借此机会让在印巴冲突中“打出名堂”的国产武器在全球军火市场分得一杯羹。
这杯羹有多大?目标是5000亿卢比,折合人民币约415亿元,而且印度希望在2029年前就能完成这一宏伟蓝图。
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更像精神病院里重症患者的胡言乱语,但既然世界上不正常国家遍地开花,偶尔冒出几个能够和巴拉特赢学同频共振的奇葩小国,也绝非不可能。
就在印度人大声吆喝自家国产武器的时候,马来西亚军事媒体“亚洲防务新闻”爆出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:由于死对头阿塞拜疆打算引进40架中国“枭龙”战机,亚美尼亚可能准备从印度购买8到12架苏-30战机作为战略对冲。同时,亚美尼亚也计划将现有苏-30机群升级到印度版苏-30的标准,并整合其他印度国产武器系统。
买印度武器去和中国产王牌对拼,听上去荒诞无稽,但在亚美尼亚这种奇葩小国身上却有前车之鉴。印亚两国军事合作历史悠久,早在2020年前,印度就向亚美尼亚推销过“阿卡什”防空导弹、“皮纳卡”多管火箭炮和“斯瓦蒂”炮兵定位雷达等装备。
这些武器采购动辄耗资几千万到上亿美元,这在我们看来可能不算什么大数目,但对亚美尼亚这样的小国来说已经是巨额投入。结果呢?亚美尼亚刚和印度谈妥军购合同,没多久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因纳卡冲突爆发激烈战斗。阿塞拜疆凭借从土耳其引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,将亚美尼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印度武器不仅没帮亚美尼亚扭转战局,反而因占用其本就紧张的军费预算,令其偏离了务实的建军路线,最终在战争中惨败收场。
那为何亚美尼亚即便吃过大亏,仍坚持死抱印度这棵“救命稻草”不放?原因有二:一是亚美尼亚空军的俄制苏-30战机与印度同源,但因俄亚关系紧张,亚美尼亚无法从俄罗斯获得支援,只能求助印度;二是印度操作苏-30多年,经验相对丰富,且价格更具吸引力,适合囊中羞涩的亚美尼亚。
如果阿塞拜疆买“枭龙”的传言属实,亚美尼亚真的可能会病急乱投医,误打误撞地上了印度人的“贼船”。苏-30到底能否在实战中胜过以“枭龙”为代表的中国战机,熟悉“5.07空战”的人心里早有数。印度人吹得天花乱坠,亚美尼亚人却照单全收,他们能不能匹配中国武器的技术水平暂且不论,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战机借机走向世界市场。若匹配得好,说不定下一波中国战机的爆款广告,就是在下一次阿亚冲突中打响。
撇开这档子乌七八糟的印亚苏-30军购案不谈,印度近年来确实在大力推销国产武器,忽悠来忽悠去,竟也真有几个奇葩小国买单。菲律宾便是典型之一,花费3.75亿美元买了印度的“布拉莫斯”导弹。菲律宾人听印度人吹嘘这导弹对付中国军舰“威力非凡”,于是二话不说就买了。你不管“布拉莫斯”到底有多牛,单论印度人这情绪营销,得给满分。
成功拿下菲律宾后,印度还想趁热打铁,将“布拉莫斯”导弹、“光辉”战机以及国产无人机推销给越南、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。印度希望通过军火出口赚点颜面钱,同时借此推动“东向行动”政策,平衡中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影响力。
虽说这些愿景听起来美好,但很遗憾,我们终究生活在物质决定意识的现实世界。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存亡攸关,不容丝毫唯心主义的虚假自欺。
军事绝非儿戏,更不是情绪价值的买卖场。客观规律不会偏袒任何沉迷幻想的参与者。印度靠“赢学”或许能忽悠得来一时订单,小国赌徒心态或许能换来短暂安全感,但所有这些最终都要接受实战的残酷检验。终有一日,当硝烟散尽,那些将国家安全押注于虚幻宣传的奇葩小国,终将和印度这类奇葩大国一样,在冰冷的战场现实面前,付出沉重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